低温肉制品是世界肉类产品的发展趋势2010/12/30
而低温肉制品对加工技术和卫生条件的要求较高,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腐败变质。有关专家认为,采用高效的防腐保鲜剂及合理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低温肉制品的卫生质量、延长此类产品的保质期。
低温肉制品是肉类产品的发展趋势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气候、物产、民族、宗教、经济、饮食习惯和嗜好的不同,肉制品的品种五花八门,且风味各异,至今还没有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
德国将肉制品分成两大类,然后再按照生、熟状态分成小类。香肠类产品是将肉经过绞碎、斩碎、乳化等工序处理后而制得的产品;而火腿腌制类产品是用整块或者大块肉制成的产品,分类比较严谨。
德国的肉制品主要分为这些类别:1.香肠类,又分为:(1)生香肠类,包括发酵香肠类和新鲜香肠类;(2)蒸煮香肠类,包括小香肠、煎香肠、肉馅肠、肉干酪、肉卷;(3)熟香肠类,包括血香肠、肝香肠、肉冻。2.火腿腌制品类,又分为:(1)生腌制品类,包括生火腿、生熏烤肉;(2)熟腌制品类,包括熟火腿、熟熏烤肉。
美国学者R.E.RUST对香肠也有一个较好的分类:1.鲜香肠;2.干和半干香肠;3.熟香肠;4.蒸煮、烟熏香肠;5.生烟熏肠;6.特殊熟肉制品。
日本的火腿加工企业,一般将肉制品分成火腿、培根、香肠三大类。日本学者高坂和久在他的《肉制品加工工艺及配方》一书中,按照是否加热来分类,其分类方法是:1.肉块制品,包括非加热制品、加热制品、焙烤制品。2.细切肉制品,包括非加热制品、加热制品、焙烤制品。
上述罗列欧美主要国家的肉制品分类方法,是想说明至今尚未看到有按照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加热温度的高低来作为分类依据的。目前,国内每年大约生产200多万吨、用PVDC薄膜作为肠衣的火腿肠,加热温度高达
按照加热温度来划分,世界范围内的肉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非加热肉制品,又分为:(1)销售时的生肉制品。中国的腌腊制品(咸肉、腊肉、板鸭等)、中国火腿(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如皋火腿)、腊肠(广东腊肠、南京香肚、正阳楼风干肠等)和西式产品中的生鲜香肠(FreshSausage)等,大都是以生的状态销售,在食用之前,都得由消费者进一步加热熟化。现在,这些产品已有不少是在加热熟化之后再销售,它们不再是生的食品,因而,严格地讲,上述产品不属于非加热肉制品。(2)食用时的生肉制品。这是真正的非加热肉制品,如西式制品中的发酵生肉品,目前,这类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还相当少见。如生色拉米香肠、帕尔玛生火腿等。它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酵成熟,在成熟过程中,已将微生物杀死,因而,这类食品可以生吃。
2.低温加热肉制品(68℃—
3.中温加热肉制品(温度在巴氏消毒值和沸点之间)。(1)一般中温加热肉制品(温度在75℃—
4.高温加热的肉制品(加热温度高于沸点,如
对肉制品进行加热,可以起到杀菌等作用,肉的内在成分也会因受热而发生多种变化。
1.加热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杀死病原菌、一般细菌和寄生虫,确保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和提高制品的保存性;使蛋白质变性,达到可食用性;使肉品产生特有的风味、香味以及稳定肉的颜色,给消费者以独特的嗜好性。
2.加热的变化。肉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十分复杂,很多学者曾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例如,肉在加热之后,硬度会增大,会发生烹饪损失,能够杀死细菌和寄生虫,改变肉的风味和色泽,引起营养价值的变化等。
肉在加热时,首先是微生物会发生变化。当制品中心温度达到
肉经加热后,会出现熟肉的香味。在3小时内,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香味也越浓厚,如果再继续加热,则熟肉的香气浓度会降低。加热到60℃—
3.肉的营养价值主要是指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但肉品在受到高温加热时,特别是在
肉中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氨素)、维生素B2(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6、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在受热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特别是维生素B1,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遇热,很容易受到破坏,在受热过程中,会损失15%—25%(而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耐受
有宋以降,位居九州方圆之中的河南,向以“理学”名区著称。
故此,沿海区域的人们在大海蔚蓝的感召下驰骋商场时,中原人依然是不紧不慢二八板,踱步于旖旎的风景外。
忽然有一天,风景里的人也看到了风景。
改革的浪潮冲击着中原这块古老的土地。面对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和腾飞,河南各行各业都无一例外地在思考着这一农业大省的省情、机遇和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历届领导都把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作为一项经济战略工作来抓。仅仅几年功夫, 如今,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河南火腿肠像火焰艇耀眼,如鲜花般争芳、斗妍,似珍馐佳肴般令人垂涎。
八年了、别提它了!
没有窗户的厂房,是肉联行业生产设施的特征,也是整个行业封闭的象征。
在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河南的肉联行业一直是控制的最严密,因而也就是最稳定、最保险的行业,“国营一把刀”成为他们的权力、利益和职能的象征。这一把刀的垄断,使行业内无所谓竞争,也不存在危机;这一把刀,霍霍生风地让这一体制维持了30多年。
8年前,公元1985年,猪肉价格放开,全国1600多家肉类联合加工厂几乎同时失去了“统购统销”的庇护,河南肉联行业更是眼睁睁地看着“国营一把刀”锋芒锐减而显得十分无奈,杀猪和卖肉的优势霎那间荡然无存。
当时的郑州肉联厂尚未悟出“取消享受政策性亏损的保护”的个中滋味,就被个体户的“自条猪直接上市”敲了一记重棒,个体户的白条猪占尽鲜、优、廉优势,硬是把肉联厂冷库中冻肉压得卖不动。工人们懵懵懂懂地问厂长:“不是让走向市场吗?”
于是,郑州街头布满了卖肉人,肉联厂的工人上街卖肉成了一大新闻。一时间,忙煞了工商、税务、防疫、物价部门的管理人员。
然而,如此张扬,全厂工人一天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过销出十来头猪。
已经累计亏损500多万元的漯河肉联厂在企业的生死关头摸人市场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了给广东人加工乳猪,厂长万隆亲自参与改革工艺,屠夫们粗大的手像制作工艺品似的把一只只冷冻的乳猪修饰的形态如生。全年一结算,共生产乳猪15万头,每头猪只赚了块把钱。
河南肉联行业像一支走入了沼泽的兵马,大有肥的施瘦、瘦的拖垮之势。
国营“一把刀”既然垄断不了市场,那就必然要寻找另“一把刀”杀出一条生路来。
洛阳肉联厂最早把目标定在了“引进高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高起点上。19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机械博览会上,一套日本样机引起了洛阳肉联厂代表高风来等人的浓厚兴趣。
正是这套被他们果断买走的机械设备,半年后,成为河南火腿肠的第一个产婆。
外面的世界很糟彩
红红的火腿肠似磁石吸铁一般,吸佐了洛阳来的铁汉们。他们在考证火腿肠生产的可行性时,把眼光先瞄准了消费者的需求:此时的中国人,对肉的需求几乎都强调一个宇,那就是“瘦”。火腿肠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他们再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结论令人兴奋:日本战后已有30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然而,洛阳肉联厂的火腿肠最初走向市场时,工厂外面的世界并不精彩。
“春都火腿肠当年是由几位厂级干部拉着板车沿街叫卖走向市场的”。春都集团的老总们回顾起这段创业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高凤来使出的招数就是亲串推销员,身背酒精炉和铝锅,走到哪里,便现场表演一番如何吃火腿肠。
由于先期出现的以肥肉为主料的火腿肠倒了消费者的胃口,东北市场的大门迟迟难以叩开。春都集团的副总经理雷志钦回忆起去哈尔滨推销火腿肠时的情景,非常伤感:“整个过程都是人家高喊着‘不要,不要’把我往外推。”
在产地洛阳,春都火腿肠的销售也是举步维艰。工人们摆地摊,叫卖一天,能卖出50根就会受到厂长的表扬。
西方经济界人士把企业家分为两类,一类是拓展型的,从无到有,发现市场,创造市场;一类是推进型的,迅速调整,集结规模,占领市场。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实力和魄力。有幸的是,河南肉联行业具备了这两类企业家。
当高凤来发现市场、创造市场时,郑州肉联厂厂长王全贵一方面静观洛阳方面的态势,一方面“戴着镣铐跳起了舞”。
几年来,郑州肉联厂一方面承担着“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的义务,收购价一直高于市场价格;一方面又承担着“保护市民利益”的义务,销售价一直低于市场价格。这一高一低,亏损都是企业的。堤内损失堤外补,形势逼着他们自谋生路。1985年,他们划出一个车间,建成了年 万隆那里则是另一种局面。凭着全厂职工的苦干,他们打开了对苏贸易的通道,把漯河肉联厂建成了全国牛肉第四大出口基地厂,扭转了厂里连年亏损的局面。但是这种把肉卖给外国人的生意同样与高技术相距甚远。苏联的解体,国家对外贸易出口政策的调整,使他们仿佛登上了 此时,红红的、会跳舞的春都火腿肠在中央电视台屏幕上舞兴正酣,倾倒了无数消费者。
王全贵看得眼熟。正值新上任的省长李长春同志来厂视察,这位新省长一语千金:“肉联行业不搞深加工没有出路。要向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效益。”多年憋足的劲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王全贵命下属立项和资金一块跑,设计产品和培育市场同时进行。短短4个月,10条生产线投产, 那厢,万隆又创造出比王全贵更为神速的“漯河速度”,1991年下半年,一次投资2000万元,从日、法、瑞士、奥地利、西班牙引进了10台套先进设备。
在郑州和漯河迅速调整、集结规模之时,洛阳肉联厂为保佐其火腿肠王冠,把生产线从7条增至40条。
至此,河南火腿肠生产的三足鼎立之势基本形成,全省肉联行业呼啦啦竖起了14面大旗,火腿肠生产设备猛增到100多台套。各种牌号的河南火腿肠犹如一支支红色的响箭,带着竞争的笛音划破长空,宣告了河南火腿肠生产大军已集结成阵。
商战岂止在商场
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最终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里完成的。
发生在90年代初期的中原商战曾经令国人对河南刮目相看。然而,与此同时引发的火腿肠大战却在悄悄地进行着,不为人瞩目。敏感的经济学家却注意到了,出现在生产领域里的火腿肠大战从一开始就是在高层次中进行的一场高品位竞争。
1991年,春都火腿肠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1992年,在市场频频催货、声声告急的逼迫下,产量骤然增至3万吨,一举超出91年产量的两倍多,却仅为河南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一个产品,同时出现了几个名牌,而且都集于一省,这就是河南火腿肠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中创下的奇迹。
高速度引进形成规模后,肉联行业的企业家们最看重的是河南这一盘大棋,世界商战中所有的情报工作系统,在河南火腿肠的竞争中几乎都开始了运作。
当“春都”先人为主占领市场后,他们严格配方的保密工作,使消费者认准并迷恋上“这一个”香味;“郑荣”则利用位居省会的信息优势,一方面不断调整配方,一方面生产出小至
1993年,洛阳肉联厂宣布,火腿肠结扎机将增至80台。漯河肉联厂也胸有成竹地表示该厂的火腿肠结扎机数量将翻番。郑州肉联厂对此秘而不宣,却紧锣密鼓地推出了火腿肠的升级产品雪火腿,据说也将形成一定规模。
如此高层次的竞争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大市场上,河南肉联行业奇迹般地出现了一荣惧荣、一俏百俏的火腿肠营销的整体优势。
告诉你一个发现 30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使中国的企业家们习惯于一种思维、一种模式:上边让怎么干就 怎么干,逐步确立的市场经济规则迫使中国的企业家们接受一种新概念:市场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河南肉联行业,从火腿肠大战开战伊始,靠的就是以竞争求生存,以把握市场? 经受了市场经济洗礼的以高风来、王全贵、万隆为代表的河南肉联行业的企业家们日渐成熟起来,在新的市场经济规范下,他们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于是,他们的营销方式就像可以这样吃也可以那样吃的火腿肠一样,可以这样干,也可以那样干 河南火腿肠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登上荧屏的肉类产品,它的广告,无论从创意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典范,独领风骚:“春都”上下翻飞,“会跳舞的火腿肠”最先抓住了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心。广告播出3个月,厂门口拉货的汽车排成了大队。如今提起春都火腿肠,几乎大人小孩? 河南肉联行业此起彼优的电视广告,虽立意有别,宣传对象有别,然而在全国电视观众的心目中产生的效果则是一致的:河南的火腿肠都是一流的,火腿肠是河南特产。人们从广告中看到了河南肉联行业的开放意识,看到了他们不凡的实力,看到了他们进入市场后崭新的营销方式 人们这样评价厚道、务实的河南人在火腿肠大战中的宣传竞争:“这是有史以来河南人绝无仅有的一掷干金之举。”火腿肠支出的广告费,远远超出了郑州商战中广告大战的巨额广告费。
这决非仅仅是营销策略的改变,这是河南肉联行业告别计划经济体制后的一个大动作,是他们踏人市场后的一种行为宣言,也是他们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后的一种善意渲泄。
营销,是商业秘密最集中的领域,也是企业家显出英雄本色的舞台。一年两度的全国糖酒会,给河南肉联行业昭示自己提供了良机。在,92郑州全国秋季糖酒会上,河南各色火腿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出风头。
在企业的飞速发展中,企业家们逐步认识到,企业作为现代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运行的活细胞,因此必须尽快适应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兼容的现实。
王全贵亲自统领厂里的盘鼓队、模特队、摩托队上街宣传。在全市的宾馆里买下闭路电视黄金时段,向全体与会代表播出反映“郑荣”成就的电影纪录片《新的突破》。会议尚未开幕,郑荣的货便全部定完。
漯河肉联厂以十几辆崭新的桑塔纳开路,沿街宣传“双汇”的涵义:汇集了当今世界上的新工艺、汇集
当今世界上的高科技——双汇是新的佼佼者。结果,年产量不足3万吨,订货却达到了8万吨。
商丘肉联厂引进了4条生产线,刚刚投产便披挂上阵,20位礼仪小姐身披缀带,一个福字倒立在缀带的显眼处,小姐们矫健神气,一色的木兰摩托让她们飞也似的走遍了郑州的大街小巷。
闹中取静的是洛阳肉联厂,他们在会场的上空让飞艇和气球悬起了巨幅广告,地面张贴的春都广告更是数不胜数,军乐团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宣传费拿出了几十万。然而让客商们震惊的是,从一开始,春都的展厅前就打出了“无货可供”的招牌。一个“无”字,挑起了多少猜测和 这些令人眼花绦乱的宣传与公关的招数,是河南火腿肠占领市场的公开的秘密,这些招数和技巧,对于准备步入或已经步入市场大潮的中国企业家们是有价值的。
从旧城堡下突围
当河南肉联行业把’92全国秋季糖酒会办成火腿肠唱主角的盛大节日时,火腿肠几乎被神化了。它被赋予神奇的力量,直上云天,傲视大地。
然而,在这火腿肠火爆红透的日子里,河南肉联行业的企业家们却在冷静地思索:从旧城堡下的突围是否已经完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犹如一个城堡,它曾经保护过企业,但它也同时限制、窒息了企业。河南肉联行业的8年抗战试图实现的就是从这座旧城堡下突围。他们知道,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摆脱旧的经济体制的束缚,才有真正意义的决策,才有企业的宽松化和人格化。
从旧城堡内走向市场的突围远比他们向社会推出一种新产品更为艰难困苦。 高凤来回忆起“春都”迈向市场的关键的几步时,感慨万千。当他第一个提出引进日本火腿肠设备时,颇费了一番周折,先要报计划,尔后等待上级领导“思准”,还要顶着“贪大求洋的舆论压力,强 当他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把产品广告做到中央电视台时,58.9万元的广告费竟成了他胡乱花钱、图虚名的“错误事实”。
春都的成就证明,没有高风来走出的这关键性的两步,就没有春都的今天。高凤来只所以走出了旧城堡,关键在于他在重塑企业的辉煌时,自觉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追求在深化改革中解决企业遇到的种种经济难题。如今,春都的产品做到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 1993年洛阳肉联厂的技术改造重点已经从提高产量转移到了提高质量方面来,他们花巨资兴建的世界一流水平的肉制品车间,已经开始按国际标准运作。
高风来说得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诸要素的核心就是——企业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后,万隆也敢于向旧城堡中的旧体制开刀了。他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大刀阔斧地除旧布新,使漯河肉联厂焕发出勃勃生机。
王全贵在冲击旧城堡的壁垒时,大胆采用了不少三资企业的管理办法,向国际惯例靠扰。此举让郑州肉联厂受益匪浅。王全贵说:“我们厂从1954年建厂至1985年固定资产总额不到3000万元,从1990年底上火腿肠项目至今,投资额就达到了6590万元。”
胜利,永远属于勇于拼搏,敢于开拓的人。
火腿肠能有几日红
红红的火腿肠,红红的笑脸,红红的效益,就在河南肉联行业的某些企业家们信誓旦旦地要让火腿肠红遍全中国,红遍全世界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冷静地提出:火腿肠能有几日红?
与春都同时引进火腿肠生产线的某厂,用了和春都一样长的时间开发产品,开发市场,而今,产品没有知名度,生产形不成规模,正可谓回天乏力。
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产品,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公道。现实昭示我们,火腿肠并不是灵丹妙药,火腿肠并不能救企业,关键是面对市场,开拓市场。这也是市场的公平。
万隆高擎“双汇”大旗,正把雪球越滚越大。
高凤来正推出春都的又一拳头产品新药“养命宝”,在此之前,企业已出色地完成了公关和宣传,去年截至7月底,养命宝已销出4000多箱,是前年一年销量的20倍,有迹象表明,它将再领风骚。
不进则退,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曾就春都集团的发展方向提出过颇有见地的见解——希望春都集团像泰国正大集团一样……他充分肯定了河南肉联行业的改革方向:河南火腿肠的“触角不仅要伸向河南、全国各地,还要伸向国际市场。”
倘若举办火腿肠奥运会的话,那么河南肉联行业便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